中央政府门户网站
五师双河市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

农田“高标准” 丰收“有底气”
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21日 信息来源:​兵团日报 编辑:刘娑延
【字体: 打印本页
作者:陈琼 申玲

4月12日,在五师八十三团一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,挖掘机机械臂上下挥舞,发出阵阵有力的轰鸣声,工人们加紧安装智慧农田水肥一体化设备。

近年来,五师双河市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为核心,通过系统性、科学性规划部署,将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有机结合,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,实现建设数量与耕地质量“双提升”。据统计,截至2024年年底,该师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6.4万亩,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94.59万亩,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4.95%。

“今年,师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.07万亩。相比普通农田,高标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,结合应用推广良种良技,亩均粮食产能一般能提升10%至20%,节省水肥15%左右。”五师双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志辉说。

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科学规划与资金保障是关键。五师双河市充分利用“三区三线”划定成果,优先在粮食主产团场及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构建起“兵团统筹—师市主导—团场实施”的三级规划体系;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采用“中央资金+地方配套+社会资本+职工自筹”四位一体融资模式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。

聚焦补短板夯基础,五师双河市围绕灌排系统升级、田间道路畅通、农田防护林完善“三大工程”,合理调配专项资金,推广高频次小流量滴灌技术,全力打造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样板,有效拓展粮食增产空间。

同时,五师双河市大力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,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技术,助力农业增效、职工群众增收。2024年以来,该师市相继在5.47万亩农田里配备了灌溉自动阀,配套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127台,推动实现亩均节水50立方米,水肥利用率提升15%左右;打造总面积3361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集成智能操作管理系统,带动职工群众实现了从“会种地”向“慧种地”的转变。2024年,五师双河市粮食总产量达25.03万吨,平均单产达695.33公斤,单产水平位列兵团第一。